提到维生素D,很多人会觉得是帮助补钙或者预防佝偻病的,但其实不然。我们的AMH值低、卵巢功能差、内膜容受性下降以及免疫失衡等遭遇的备孕难题,都和它的缺乏有关。
维生素D是类固醇激素,可以帮助提高精卵质量及内膜容受性,促进免疫平衡,协助免疫系统准确的识别“自我”还是“非我”,促进胚胎的着床和生长发育。所以备孕时,想要维生素D发挥助力,就要保证它充足。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,本身没有活性,需要在肝脏代谢为25-(OH) D3(骨化二醇),临床中维生素D缺乏就是指血液中25-(OH) D3浓度低于 20ng/ml。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,强健骨骼,增加肌肉控制力和神 经肌肉协调性,因此以往都是作为钙促进剂,在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。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,发现维生素D其实是一个多功能信号分子,作用的靶器 官也很多,包括睾丸、精子、男性生殖系统,与男性不育有密切关系。孕期血 清维生素D的水平与早产、过期产、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也有关。在男性生殖系统中广泛存在维生素D受体和维生素D相关代谢酶,动物实验也证实了缺乏维生素D的小鼠,精子质量和繁殖能力下降。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精 子活力下降.2017年权威杂志证明了维生素D对男性生殖能力有益。330例不育男子,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。治疗组的患者接受了30万单位的胆钙化加活产胎儿的几率(35.6% VS 18.3%)。虽然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并不能改善维生素D缺乏的不育男性的精液质量,但补充维生素D对少精症男性有积极影响,对提高维生素D缺乏男性患者胎儿出生率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。相比较于男性,现有医学研究认为孕妇缺乏维生素D的影响更大。对母体本身而言,发生子痫前期、妊娠期糖尿病、产后抑郁、复发性流产的风险增高。对胎儿的影响则更大,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、婴幼儿及儿童骨矿物质含量减少、肌肉无力和佝偻病有关,成年后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神经系统疾病及癌症的发生概率也会上升。
2017年权威杂志的研究文章认为,孕妇补充维生素D对胎儿生长有影响。研究人员发现,与没有补充任何维生素D的孕妇相比,妊娠期间服用维生素D超过2个月的母亲生的新生儿脐带血平均浓度要高出3.5mmol/L,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显著降低,这表明在孕期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胎儿生长。(1)富含脂肪的鱼类:如鲑鱼、鳟鱼、鲭鱼、金枪鱼、鳗鱼、三文鱼等,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。(2)动物肝脏:如鸡肝、鸭肝、猪肝、牛肝、羊肝等。(3)蘑菇、牛奶、鸡蛋都含天然维生素D;瘦肉、坚果中也含微量的维生素D。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二种。内源性补充就是应该多晒太阳,为避免阳光对皮肤的伤害(可能出现皮肤红肿或是过敏),安全地获取维生素D,每周应该在阳光较好的上午10点~下午2点走出户外,让手脚、胳膊和腿(约占全部皮肤的25%)晒2~3次太阳;外源性主要通过食物或维生素D制剂补充,在选择维生素D制剂时需要注意有没有致敏性元素(橄榄油,椰子油等),很少曝露阳光的个体,应该从食物和维生素制剂中获得足量维生素D。维生素D虽然对很多疾病都起到了预防作用,但如果超量也会造成中毒。当血清维生素D水平100ng/ml(250mmol/L)为维生素D过量。当150ng/ml(375mmol/L)为中毒。初期症状为厌食、恶心和呕吐,继而出现尿频、乏力、神经过敏和瘙痒。肾功能受到损害,出现尿比重降低、蛋白尿及氮血症。维生素D缺乏症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特征、病情、维生素剂型以及季节等综合考虑。最好最安全的做法是检测血清25-(OH)D3作为评价维生素D状态的参考,然后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,进行适当的药物补充。